南科大&港城大&湘大JACS:小分子空穴傳輸材料助力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突破26.1%!發表時間:2024-12-20 11:09 可化學修飾的小分子空穴傳輸材料(HTMs)在打造高效且可擴展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方面存在巨大潛力。相較于新興的自組裝單層膜,小分子HTMs在大面積沉積及長期運行穩定性方面展現出了更高的可靠性。然而,當前反式PSCs中的小分子HTMs在平衡電荷傳輸能力和界面兼容性方面仍面臨挑戰,這導致了其光電轉換效率(PCE)長期徘徊在24.5%以下。 本文詳細報道了由南方科技大學 王樹勛教授、徐保民教授,湘潭大學 閆磊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學Alex K.-Y. Jen(任廣禹)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對HTMs主鏈和功能團的精心設計。他們優化了一個簡單的平面線性分子主鏈,使其遷移率超過7.1 × 10^-4 cm^2 V^-1 s^-1,并顯著增強了其界面錨定能力。得益于表面性能和錨定效應的改善,這些定制的HTMs在HTM/鈣鈦礦異質結處實現了更緊密的界面接觸,大幅降低了非輻射復合和傳輸損失,從而取得了高達86.1%的填充因子。這項研究成功突破了小分子HTMs,尤其是大面積器件長期面臨的效率瓶頸。因此,他們制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面積為0.068 cm2的器件上,實現了高達26.1%的光電轉換效率(PCE)(經認證為25.7%)而在面積為1.008 cm2的器件上,也展現出了24.7%的PCE(認證值為24.4%)這一**表現刷新了倒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小分子空穴傳輸材料(HTMs)的光電轉換效率紀錄。 Small-Molecule Hole Transport Materials for >26% Efficient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 產品咨詢及購買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