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大AEM:23.6%效率!無反溶劑工藝中鈣鈦礦薄膜的快速成核研究發表時間:2024-01-25 17:03 ![]() 主要內容 與二甲基甲酰胺相比,2-甲氧基乙醇(2ME)溶劑更環保且沸點低,是制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理想選擇。然而,當2ME用于鈣鈦礦薄膜的無反溶劑沉積時,經常發生不受控的成核過程,且容易向δ相變。在這篇文章中,上海交通大學陳俊超等人開發了一種超快成核工藝,使用甲基氯化胺(MACl)和正丁基氯化銨(BACl)作為雙添加劑在2ME中,無需進一步添加溶劑。 MACl可以快速誘導基于MACl的核啟動甲脒碘化鉛(FAPbI3)的成核過程,在MACl的前體中添加BACl可以進一步提高核的成核速率和密度,并繞過晶體生長過程中從δ相到α相的轉變,獲得高度結晶和無針孔的鈣鈦礦薄膜。因此,FAPbI3 PSCs實現了23.6%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這項工作為通過適合放大的成核速率控制鈣鈦礦薄膜的晶體質量提供了新啟示。 ![]() 文獻信息Synergistic Effect of Alkylammonium Chlorides to Trigger an Ultrafast Nucleation for Antisolvent-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Processed from 2-Methoxyethan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