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小化鈣鈦礦薄膜中的界面電荷缺陷對于減少非輻射復合和提高器件性能至關重要。在這篇文章中,四川大學彭強、吳義輝團隊設計了不同活性位點和空間構型的琥珀酸(SA)衍生物來調節鈣鈦礦薄膜中的缺陷和結晶。
具有兩個對稱Br原子的SA衍生物二溴丁二酸(DBSA)對缺陷鈍化表現出空間排列。研究結果表明,DBSA中的羧基和Br原子與欠配位的Pb2+有著協同作用。Br的強電負性通過靜電相互作用有效地穩定了甲脒陽離子。因此,薄膜質量顯著提高,非輻射復合明顯降低,使光致發光壽命超過4μs,載流子擴散長度為3μm。實現了25.41%的**效率(認證為25.00%)、84.39%的高填充因子和出色的長期運行穩定性。
文獻信息
Tailored Succinic Acid-Derived Molecular Structures Toward 25.41%-Efficiency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Qi Wang, Yuting Chen, Xin Chen, Weijian Tang, Wuke Qiu, Xiaopeng Xu, Yihui Wu*, Qiang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