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電子傳輸層和空穴傳輸層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起著關鍵作用,影響著電極的功函數、能級排列、空穴提取和電極表面。然而,常用的空穴傳輸層PEDOT:PSS由于其低電導率和較差的電子阻擋能力而落后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快速發展。
在這篇文章中,廣西大學闞志鵬等人提出了一種新策略,通過引入含鉬半導體(MoO3、MoS2)來調節PEDOT:PSS的本征特性,該策略在傳統器件中使用由PM6:Y6組成的有源層進行了驗證。含鉬半導體的加入改變了PEDOT:PSS的聚集形態,增加其導電性并降低了酸度。此外,通過在深能級的影響下改變功函數,形成陷阱能級捕獲電子,提高了空穴提取和電子阻擋能力。因此,當使用夾層時,PM6:Y6器件實現了17.1%的高功率轉換效率,在由PM6:L8-BO組成的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實現了18.9%的高效率。這項研究結果增強了PEDOT:PSS的本征特性,為制造高效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有價值的指導。
文獻信息
18.9% Efficiency Bi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Enabled by Regulating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PEDOT:PSS
Bin Zhao, Sein Chung, Min Zhang, Wuning Wei, Chaofeng Zhu, Chenghao Deng, Kilwon Cho, Zhipeng 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