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全無機CsPbI3鈣鈦礦由于其良好的熱穩定性和用于疊層應用的理想帶隙而成為一種替代光伏材料。然而,CsPbI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仍然表現出較差的相穩定性和較低的效率。
在這篇文章中,華北電力大學姚建曦、復旦大學張鴻等人提出了一種新策略,通過用苯磺酸銨(ABS)和苯乙基碘化銨(PEAI)的連續處理,在CsPbI3薄膜上形成低維雙鈣鈦礦(2D-PEA2PbI4和準2D-PEA2(CsPbI3)PbI4)層。經ABS處理后的CsPbI3薄膜表面原位形成額外PbI2,PbI2與PEAI進一步反應生成低維雙鈣鈦礦層。低維雙鈣鈦礦層有效地提高了CsPbI3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從而實現19.06%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在環境條件下老化300小時后,未封裝的設備保留了約70%的初始PCE,這項研究為低維鈣鈦礦在全無機PSCs中的應用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文獻信息
Formation of Low-Dimensional Double Perovskite Layers by ABS and PEAI Sequential Treatment for Achieving High-Performance CsPbI3 Solar Cells
Huifang Han, Jia Xu, Huijing Liu, Yao Fu, Chenxu Zhao, Ruifeng Shi, Hong Zhang*, and Jianxi 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