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甲脒-銫鈣鈦礦(FAxCs1-xPbI3)有著出色的相穩定性,使其成為商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應用中有前途的候選者,尤其是具有倒置結構的鈣鈦礦對鈣鈦礦生產領域做出了有利的貢獻。然而,這種組合物通常形成較小的晶粒尺寸,并且在其表面上具有大量的缺陷和PbI2殘留物,從而損害器件性能。
在這篇文章中,復旦大學解鳳賢、上海交通大學陳俊超、北京交通大學梁春軍等人提出了一種稱為“清潔鈍化”方法的后表面工程策略,以解決鈣鈦礦和電子傳輸層(ETL)之間的界面問題。該方法顯著減少了表面和晶界缺陷,并消除未反應的PbI2,從而抑制操作過程中碘分解和離子遷移。實現了24.27%的功率轉換效率和優異穩定性,未封裝的器件在連續光浸泡1500小時后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7.12%。此外,這種新的表面清潔鈍化策略可以普遍應用于其他典型的鈣鈦礦組合物。

文獻信息
Surface Cleaning and Passivation Strategy for Durable Inverted Formamidinium–Cesium Triiodid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Jing Wang, Kongxiang Wang, Chenhui Zhang, Siyu Liu, Xiang Guan, Chunjun Liang, Chun-Chao Chen, Fengxian 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