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師大劉生忠Nature:“一石二鳥”策略獲得效率超過25%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表時間:2023-02-17 17:09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驚人的功率轉換效率而備受關注,但其進一步發展仍然受到其整體性能的阻礙,特別是長期穩定性、大面積制造和穩定的模塊效率。本質上,金屬鹵化物鈣鈦礦的軟組分和離子電子性質通常伴隨大量陰離子空位缺陷,這些缺陷充當復合中心以降低光伏效率和運行穩定性。 在這篇文章中,陜西師范大學劉生忠等人報告了一種策略,通過使用單一脒基配體(即3-amidinopyridine)用于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在結晶過程中實現陰離子固定和相關的欠配位Pb鈍化以克服上述挑戰。所得器件獲得了高達25.3%的功率轉換效率,并顯著提高了穩定性。此外,未封裝的器件在環境中暴露5000h后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2%,而封裝的器件以功率點在>500h連續光照環境下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5%,預計該策略將有利于實現簡單的大面積制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