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文獻 行業文獻 Industry literature 電子科技大學劉明偵團隊將極性分子PMA+應用于鈣鈦礦與空穴傳輸層之間的界面,獲得了1.175 V的高Voc,與未經處理的器件相比增加了100 mV以上。結果表明,表面偶極子的等效鈍化效應有效地改善了空穴準費米能級的分裂。
2023-04-25
北卡羅來納大學黃勁松團隊報道了一種雙面微型模塊,其正面效率與不透明的單面微型模塊相當,同時從反射光中獲得額外的能量。
2023-04-24
上海交通大學陳俊超團隊利用芐基氯化銨和芐基三甲氯化銨構建了3D/2D和3D/1D鈣鈦礦異質結。合成的季銨化聚苯乙烯構建出三維鈣鈦礦/非晶離子聚合物(3D/AIP)異質結。
2023-04-21
界面層材料在制備高度穩定的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中起著關鍵作用。在這篇文章中,中科院化學所侯劍輝等人設計了一種可交聯的萘二亞胺(NDI)衍生物,為OSCs制備了一個較強的疏水電子傳輸層。
2023-04-20
北卡羅來納大學黃勁松等人報告了從End-of-Life 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中回收硅底電池,由此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續性。
2023-04-18
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多倫多大學Edward H. Sargent教授等人報告一種與無機鈣鈦礦和C60產生強烈相互作用的分子,減少了能量不匹配并加速了電荷提取。該策略使寬帶隙(WBG)器件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達到18.5%,無機WBG的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實現了25.6%的PCE(穩態25.2%)。
2023-04-14
中科院化學所侯劍輝、姚惠峰等人結合材料設計和形態控制,由低成本的供體:受體混合物制造高效率的OSCs。通過在雙噻吩核心兩側引入噻唑單元,設計并合成了一種完全非融合的電子受體Tz,在典型的聚噻吩供體中,PCE達到了13.3%。
2023-04-14
南開大學陳永勝、闞斌等人提出并合成了一種與PZC24具有相同主鏈結構的低聚物受體(CH-D1)作為all-PSCs體系的第三組分。該創新策略提高了分子結晶度和分子堆積,并能保持all-PSCs二元體系的高效電荷傳輸通道。
2023-04-13
|